AD POST編輯部
2025-08-15更新
從曝光到轉單,短影音如何打造行銷漏斗

# 內容SEO
# SEO概念
# SEO優化
在近幾年台灣的社群生態中,短影音已經從年輕族群的娛樂工具,躍升為品牌行銷不可或缺的主力戰場。無論是在 TikTok、Instagram Reels,還是 YouTube Shorts,短短 15 秒到 1 分鐘的影片,正成為品牌與消費者建立第一印象的黃金入口。許多品牌投入大量資源製作創意十足的短影音,並成功創造了可觀的曝光量與觀看次數。但令人困惑的是,儘管「觸及爆了」、「影片病毒式傳播」,實際的銷售或轉換成果卻常常差強人意。 其實,問題往往出在品牌將短影音視為「單點行銷工具」,而忽略了背後應該建構的策略脈絡。若能依照「行銷漏斗」的邏輯來設計短影音內容——從認知、互動、信任到轉換,每一階段精準對應——短影音就能成為一條推動消費者從認識到購買的真正管道。
快速跳轉目錄
行銷漏斗解析:短影音的四大關鍵階段
(一) 曝光階段:建立認知、抓住注意力
在短影音的世界裡,注意力的爭奪是一場殘酷的競技。第一階段的任務,是讓目標族群「看到你」並且「記住你」。這意味著品牌在短時間內,必須創造足夠的感官刺激與情緒共鳴,才能在眾多內容中脫穎而出。這個階段不要求觀眾立刻了解產品、理解價值,甚至不一定需要喜歡品牌。重點是讓他們停下來看、主動點開來看。而一旦抓住這個注意力窗口,品牌便有機會進入下一階段。
策略重點:
前3秒即抓住注意力,避免內容冗長或鋪陳太慢
運用視覺記憶點(色彩、角色、音樂)加深品牌印象
搭上熱門話題或趨勢,提升自然觸及與演算法曝光
以肯德基 2024 年的「聖誕巨大桶」行銷為例,品牌充分發揮短影音在「第一秒抓眼」與「節慶氛圍營造」上的優勢。與 TikTok 創作者蓋瑞叔叔與 A冷合作的影片,各自展現不同的吸睛手法。蓋瑞叔叔以冬日儀式感開場,搭配生活化場景與輕鬆語氣,迅速吸引注意,同時自然融入「限量搶購」訊息;A冷則延續誇張風格,以送禮情境為主軸,前三秒透過戲劇反差與節慶情緒營造強烈衝擊,強調「心意最重要」的情感訴求。兩支影片分別展現「開箱型」與「情境劇型」策略,有效提升品牌辨識度與觀看記憶。
(二) 互動階段:提高參與度與記憶度
當觀眾已經看見品牌,下一步便是讓他們「動起來」。無論是留言、按讚、分享還是儲存,只要觀眾願意付出一點點行為上的參與,就代表他們對品牌產生初步好感或好奇。這樣的互動,不僅提升平台演算法的推薦優勢,更能讓品牌在觀眾腦中留下第二層印象。互動不應只是單方面的發送訊息,而是一種「邀請參與」的過程。當影片設計能激起觀眾的選擇慾望、引發話題討論,品牌就不再是單調的內容發送者,而是觀眾願意投入的參與對象。
策略重點:
設計明確的行動呼籲,鼓勵觀眾留言、分享、儲存
利用問題式開頭或選擇題,引導觀眾參與討論
搭配限時動態或貼文串聯,延伸觀眾參與情境
以麻膳堂與創作者 HOOK 的合作為例,透過一系列極具個人風格的限動與貼文,成功提升互動參與。HOOK 以誇張表情與戲劇化口吻試吃麻膳堂的鮮肉包,影片中不斷強調「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來」,並將兩種口味(韭黃與麻辣)進行角色化比較,引發觀眾好奇與討論。同時限時動態中更設計互動式投票,讓觀眾選擇「500元要拿走還是不好意思收錢」,結合劇情橋段與品牌促銷,讓互動轉化為實質品牌印象。整體內容語氣活潑,融合戲劇、投票、抽獎三大互動形式,讓受眾不只是看,而是跟著笑、 跟著選、跟著留言。
(三) 信任階段:建立品牌價值與產品認知
即便觀眾已經對品牌產生好感,也不代表他們已準備好購買。這時候,「信任」便成為影響轉換的關鍵因素。短影音在這個階段的任務,是把品牌的產品特色、使用方式與實際價值,透過簡潔且真實的方式傳達給觀眾。相比前兩個階段,這裡的內容節奏可以略為放慢,語氣可以更理性,甚至引入 KOL 的視角來建立公信力。觀眾要的不再是被娛樂,而是「我為什麼應該相信你」。
策略重點:
呈現產品實際效果與應用場景,避免空泛說明
採用真實用戶或具可信度的創作者合作,提升說服力
以解決問題的角度介紹產品價值,建立使用信任
以點點簽與創作者「電獺少女」的合作為例,影片以偵探懸疑風格開場,模擬「合約命案現場」,一開始就用「死者留下的兩滴醬汁」等橋段,吸引觀眾進入故事情境。隨著情節推進,轉換為實際教學內容,透過角色對話與畫面操作,介紹點點簽如何線上快速簽署合約、即時追蹤進度,以及後台整合管理等功能。影片節奏明快,結合戲劇張力與產品實用性,在娛樂中傳遞資訊,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理解產品價值,同時對品牌產生信任與好感。
(四) 轉單階段:誘因+行動呼籲,創造轉換行為
當觀眾對品牌與產品已建立足夠認知與信任, 最終目標就是促使他們採取「購買行動」。這一階段必須回歸商業本質,清楚提供行動指引,並加上一點點「推動力」:如限時優惠、真實見證或強調損失感。與其說是硬銷,不如說是引導觀眾抓住機會。關鍵在於簡潔有力地傳達「現在就購買」的理由,並移除他們行動上的疑慮或障礙。
策略重點:
提供明確且容易執行的購買路徑(連結、折扣碼等)
設定限時、限量、專屬優惠等刺激轉換行為
利用真實 KOL 使用經驗增加購買力道
以田原香與創作者沈的合作影片為例,影片巧妙透過多重角色扮演,從「各種媽媽視角」詮釋日常中對健康與睡眠的不同需求。影片中,沈分別扮演優雅主婦、節儉媽媽、時尚婆婆等角色,展現田原香滴雞精如何滿足不同年齡與生活型態的需求,例如「補元氣、助消化、好入睡」等功能訴求,也讓產品形象不再侷限於單一族群。情節自然融入周年慶優惠與折扣碼資訊,購買流程簡單直覺,透過角色的誇張轉換與幽默演繹,成功讓信任建立與轉單呼籲融合在一支創意短影音中。
短影音平台差異分析
雖然三大平台都具備短影音播放機制,但各自的用戶習慣、演算法邏輯與使用情境皆有明顯差異。對品牌而言,若能根據不同平台設計相應的策略角色,不僅能提升成效,也能延長內容生命週期。
TikTok 的演算法強化新帳號曝光與創意導向,適合用來吸引陌生用戶、放大話題熱度,尤其對「曝光」與「互動」階段極具優勢。而 IG Reels 則因結合既有社交網絡與視覺美學,適合用來延 續品牌印象與建立美感識別,對信任建構有加分效果。至於 YouTube Shorts,雖起步較慢,但其背後的搜尋與內容深度延伸,對「信任」與「轉單」特別有效,尤其適合導流至官網或完整影片解說。
根據各平台的特性,配置不同內容型態:
- TikTok 適合創意爆發與趣味互動,主打「快速曝光」
- IG Reels 可作為品牌調性與視覺風格延伸管道
- YouTube Shorts 適合承載產品教學與轉換資訊
結語
短影音能見度高、擴散力強,是當前最值得投資的內容形式之一。然而,唯有將其納入「行銷漏斗」的脈絡之中,短影音才能真正發揮其推動商業目標的能力。從曝光、互動、信任到轉單,每一支短影音都應扮演不同的角色,對應不同的消費者心理狀態。這樣的分段設計,不僅讓品牌溝通更有層次,也能讓整體內容產出更具策略價值。
對行銷專業人員與品牌主而言,短影音已不再只是創意的展示場,更是一條需要精密規劃的顧客旅程設計工具。當我們以「漏斗視角」規劃短影音內容,流量就不再只是數字,而是實際轉換與品牌價值的證明。
AD POST 網紅行銷專案管理平台,讓創作者與品牌主執行更有效率!
AD POST 網紅行銷的最佳得力助手!
✅ 20萬筆網紅資料庫,光速找到適合網紅
✅ 獨家專案整合頁面,快速掌握專案進度
✅ 專屬執行業配工具,審稿變得快速簡單
✅ 結案數據自動分析,粉絲留言分析掌握
網紅行銷並不如想像中困難!透過 AD POST 網紅行銷專案管理平台,我們讓你輕鬆執行業配流程。我們擁有執行業配設計的管理系統、專為 AI 智能業配溝通工具,以及 20 萬筆網紅資料庫的支持,AD POST 讓品牌與網紅的合作更加高效無縫。
AD POST 最佳網紅專案管理平台,為你省下70%的工作時間,趕快去體驗看看吧!
分享至: